美女脱精光隐私扒开免费观看野外|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AV在线看|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黑人添女人囗交做爰视频|夫妇互换当面做的爱|麻豆TV入口在线看

一戰(zhàn)百年,祈愿和平——德國老兵后裔青島尋蹤之旅完美落幕
2014-11-13 09:01:00

11月11日晚,隨著德國老兵后裔與德國“中國青島合唱團”聯(lián)合訪問團最后一名團員步入中國海關機場邊檢站。為期一周的“一戰(zhàn)百年,祈愿和平——德國老兵后裔青島尋蹤之旅”正式落下帷幕.

德國錫跟的那一次約定
 

 
 

2013年8月,由青島城市建設集團聯(lián)合有關專家、學者和機構(gòu)發(fā)起的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正式成立,旨在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經(jīng)驗,挖掘和保護優(yōu)秀建筑文化,促進國內(nèi)國際文化交流,并隨即開展了內(nèi)容豐富的交流活動。于2013年9月派代表團赴德國交流訪問,在訪問德國錫跟市期間,受到了錫跟市市長和早期旅青德國人后裔以及德國“中國青島合唱團”的熱情禮遇,他們提供了很多一戰(zhàn)期間與青島有關的史料和信息,并向青島印象博物館捐贈了藏品。


 


     眾多后裔對其祖輩曾經(jīng)到過的這個東方之城也充滿了向往;這次訪問還首次發(fā)現(xiàn)了在德國竟然有一個名為“中國青島”的合唱團,并且已經(jīng)組建了一百多年,他們也對自己樂團緣起的城市充滿好奇和憧憬;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向兩個團體發(fā)出了造訪青島的誠摯邀請,得到欣然應允。

百年情愫,始終放不下的青島

近一年的時間,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始終與兩個團體保持著友好聯(lián)絡,這期間也得益于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顧問江秀凱博士和留德華人學者于芳女士傾力推動,最終,由早期旅青德國人后裔以及德國“中國青島合唱團”共計47人組成的聯(lián)合訪問團終于2014年11月4日抵達青島,正式開啟了“一戰(zhàn)百年,祈愿和平——德國老兵后裔青島尋蹤之旅”。訪問團在青島考察青島城市建設風貌與發(fā)展狀況,探訪青島著名歷史建筑及街區(qū),參觀特色博物館、檔案館,瀏覽老城風貌,參觀青島城市發(fā)展及現(xiàn)代化新城建設;并與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文化團體、專家學者、中德合作機構(gòu)等開展了一系列友好文化交流,促進了青島與德國的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增進了中德友誼。

 

 

11月4日傍晚,訪問團抵達青島并下榻青島金沙灘希爾頓酒店。11月5日上午,訪問團一行首先登上小魚山,俯瞰了青島老城區(qū)市容,他們表示青島老城區(qū)與德國錫跟等城市的風貌有很多相似之處,并且青島臨海而建更加富有魅力,“老城區(qū)的建筑得到了非常好的保護,如果從海上看,景色也一定非常迷人”。
 


     訪問團隨后參觀了位于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qū)內(nèi)的俾斯麥兵營舊址,來訪者大部分人的祖輩當年在俾斯麥兵營當兵,當年這些士兵是在1914年以前來到青島,駐扎在俾斯麥軍營。看到祖輩們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訪問團成員們百感交集。施密特是德國老兵第二代后裔,77歲的他和兒子此次一起來到青島,施密特稱自己的父親曾在1900年來青參與修建總督府、海軍基地,在青島一呆就是六年。“我很高興的是,今天來到青島,看到有些建筑還是相冊里的樣子。這些建筑能保持當年的原貌沒有被破壞,讓我感到很興奮。德國在二戰(zhàn)期間舊建筑被損壞,現(xiàn)在花大量人力物力修葺,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我希望青島能把這些古建筑保留下去”,施密特說。在俾斯麥兵營舊址前的花園里,“中國青島”合唱團還集體演唱了一首《水手之歌》,這個合唱團成立于1911年,活動基地位于德國的埃斯林根市,合唱團最初正是由一些上世紀初曾經(jīng)到訪過青島的水手,再返回故鄉(xiāng)后,時常懷念起在這個東方國度海濱之城的時光,于是聚合組織成立了名為“中國青島”的水手合唱團。他們的標識上也赫然印著“中國青島”四個漢字,一百多年來沒有改變。一百多年來他們用歌唱延續(xù)著與青島的淵源。

 

 

訪問團當日還參觀了青島啤酒博物館、大港火車站(膠濟鐵路舊址)、原膠海關辦公樓舊址和館陶路德國風情街,并造訪中德藝術家交流創(chuàng)作基地,與恰逢在青舉行創(chuàng)作展覽活動的中德藝術家交流。

 



      11月6日,訪問團一行繼續(xù)青島老城區(qū)優(yōu)秀建筑風貌之旅,沿途參觀了中山路區(qū)域及周邊諸如棧橋、天主教堂、總督府、歐人監(jiān)獄舊址、中山路一號等著名建筑。這些留有德國印跡的老建筑讓德國后人激動不已,探訪歐人監(jiān)獄舊址時,訪問團表示:他們不僅見到了德兵侵占青島期間的各種軍事訓練圖片,同時也看到了德兵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德國在青島的所作所為是不好的,我為德國帝國主義的做法而愧疚。”一名德兵后裔這樣說,“但是更欣慰的是我們兩國人民還能和平地講述兩國的往事,能夠開始新的友好交流。”采訪中,多位老兵后裔表示,德國老兵已經(jīng)離開青島100多年,此次他們作為后人再次來青,了解先人的一些經(jīng)歷,也了解到了更多德國老兵侵占青島時期的真實歷史,并看到先人在青島留下的建筑和印跡,他們感到很滿足。

 

 


 
值得一提的是訪問團11月8日參觀了位于信號山的迎賓館(總督官邸舊址),在重溫歷史、感嘆建筑藝術的同時,訪問團中Dieter Schmidt的父親正是總督官邸地下防御工事的設計建造者,他回憶起其父親講述的細節(jié)中還有緊急避難設施,并在總督官邸管理人員協(xié)助下找到了兩處避彈洞,而此前,管理方僅知道有這樣的設施,但對其用途等并不知情,以至于用玻璃、鐵門等進行了封堵。
 

 

 
6日當晚,在青島金沙灘希爾頓酒店的青島印象大宴會廳內(nèi)上演了一場“追溯青島印象 加深中德人民友誼”中德人民友好聯(lián)誼會,德國“中國青島合唱團”與“青島印象”室內(nèi)樂團同臺演出,大家用激情與歌聲,傳遞德國與青島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與相互的祝福與合作。德國駐沈陽市領事館總領事Jens-Peter Voss先生及夫人Barbara Voss女士也以私人身份專程到青島參加了本次活動。
 

 

 

(德國駐沈陽市領事館總領事Jens-Peter Voss先生致辭)

 

一戰(zhàn)百年,共話和平友好

11月7日上午,訪問團一行來到位于青島山的一戰(zhàn)炮臺遺址公園,一起回顧了100年前發(fā)生在青島的日德戰(zhàn)爭。訪問團成員表示:雖然之前也參觀了很多青島的建筑,但是直到站在一戰(zhàn)遺址公園內(nèi),看到以往戰(zhàn)爭時期留下的東西,才更加深刻地意識到,100年前這里真真切切地發(fā)生過一場殘酷的戰(zhàn)爭。“我特別感恩如今的和平景象,看到這座美麗的城市,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一戰(zhàn)遺址公園內(nèi),訪問團與中方共同栽下兩株松樹,分別命名為“和平樹”與“友誼樹”,以共同祈愿世界和平安寧,祝愿中德人民友誼長存。


 
 

隨后訪問團一行抵達位于南海路23號的海濱旅館舊址,看到這座有著110年歷史的德國建筑如今是青島城市建設集團的所在地,在經(jīng)過了修繕之后,這座歷史建筑完美地呈現(xiàn)出原本的面貌。訪問團仔細查看了這棟百年建筑的諸多細節(jié),對其來之不易的保護性修繕成果贊嘆不已。在很多德國老兵后裔的腦海里,海濱旅館是他們的先輩們多次跟他們提及的一個建筑。“對面就是當時的維多利亞浴場,來到這里之后,都可以想象到當時的場景。”一位德國老兵后裔感慨。德國駐沈陽總領事館總領事Jens-Peter Voss先生說:“我在1992年的時候來到青島,跳進這房子對面的海里洗了個海澡,從此就和青島有了不解之緣。” ,德國友好訪問團團長Muller先生也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說,他是一名參加日德戰(zhàn)爭的德國水軍的后人,因為祖父曾在青島生活過,因此他對青島有著特殊的情感,他激動地稱青島為“亞洲的一顆珍珠”。Muller先生說:“我能想象到我的祖父怎樣從這個海濱旅館走出去,去游泳,去爬小魚山。”訪問團一行還興致盎然地參觀了青島印象博物館博物館,并分別向博物館捐贈了更多的藏品和資料。


 
(參觀海濱旅館舊址)

 

(參觀青島印象博物館)

 

11月7日下午,“ 一戰(zhàn)百年,祈愿和平——德國老兵后裔青島尋蹤”中德友好主題交流會在南海路23號海濱旅館舊址舉行。訪問團與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文化團體、專家學者等濟濟一堂,共話和平與友誼的主題。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名譽會長胡紹軍等出席會議并致辭。海濱旅館郵票珍藏冊也在本次會上首次公開發(fā)行,并作為珍貴禮物贈與德國友人。青島市政府也將一套介紹青島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規(guī)劃的光盤和照片贈送給訪問團,希望這些記載著青島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資料能夠被德國人知曉,希望更多的德國人知道青島。


今年恰好也是青島紅十字會建立100周年,青島紅十字會的建立源于百年前的戰(zhàn)爭,當時正在青島的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的呂海寰召集青島商紳界人士,組成了中國紅十字會青島分會,會長由德國人衛(wèi)禮賢擔任。德國后裔團和中國青島合唱團訪問青島的消息被媒體跟蹤報道后,青島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李然看到報道非常激動,輾轉(zhuǎn)于6日晚九點多聯(lián)系到訪問團,并參加了7號的座談會,會上當天紅十字會向訪問團成員贈送紅十字會百年畫冊。表達共享歷史資料,修復還原歷史的愿望。
 

 
(中德友好主題交流會)

 

訪問團成員、歷史學家Hans-JoachimEmil Karl Schmidt先生研究一戰(zhàn)歷史 14年,他將德國歷史分為戰(zhàn)前和戰(zhàn)后修復期。他說之前在德國發(fā)生了一場火災,將很多德國在青島時期的資料毀滅了,如今他也希望可以共同來“修復”這段歷史 。他表示,“希望能夠與青島研究中德歷史的學者交流,希望能夠共同還原歷史中珍貴的故事,讓歷史盡可能完整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著名文史專家鞏升起做了題為《東西方之間——德占時期青島歷史文化概述》的主題演講,與德國友人回顧和探討了百年以來德國與青島城市發(fā)展的淵源。
 


             (訪問團團長Muller先生)

 

(接受媒體采訪)


11月9日下午,訪問團來到青島市檔案館進行參觀,工作人員給德國友人播放了一組由德國友人捐贈的珍貴影像資料,資料記載了1934年前后青島的市民生活以及天主教堂落成啟動儀式等,畫面清晰,還有彩色的畫面,非常寶貴。”。據(jù)青島市檔案館副館長楊來青介紹,在 1920年以前,關于德占時期的青島的歷史資料非常少,1920年之后有非常多的德國朋友來捐獻一些寶貴的歷史資料。“我們也希望加強中德之間交流與溝通,共同搜集更多更珍貴的資料,真實還原歷史,讓歷史告訴未來。

新青島,新的起點

11月9日訪問團一行還來到位于市北區(qū)的青島印象•山項目,通過實地考察探訪,了解了青島優(yōu)秀建筑文化如何在新建筑上得到傳承和發(fā)揚,尤其在之前已經(jīng)對青島早期優(yōu)秀建筑進行了細致尋訪的基礎上,對青島印象•山在建筑細節(jié)和設計理念上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訪問團成員們紛紛表示贊嘆:中國的新建筑這樣好,選材這樣精良;中國普通的居民小區(qū)能有如此優(yōu)美的園林,這在德國也不多見。你們能夠在新建筑上對青島建筑風格進行傳承,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做法,如果我們能夠住在中國,也一定會選擇這樣的房子。 
 

(訪問團參觀青島印象•山)

11月10日,根據(jù)既定行程,訪問團一行重點參觀了青島市新城區(qū)的建設風貌。東海路的現(xiàn)代都市風光,五四廣場的恢弘氣度以及游人如織的歡樂祥和,奧帆基地的旖旎風采,都給客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贊嘆于青島老城風貌保護工作扎實的同時,更驚嘆于青島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突出成就。在青島市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他們表示:青島的將來完全不輸于甚至超過像柏林、法蘭克福這樣的城市,成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型城市,而且通過這次訪問他們也相信實現(xiàn)這樣的規(guī)劃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架友誼橋梁,筑新的夢想

由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主辦、青島城市建設集團承辦的此次訪問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日報、中新社、青島電視臺、青島廣播電臺、大眾日報、青島日報、半島都市報、青島晚報、青島早報等數(shù)十家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和連續(xù)跟蹤報道。訪問團所到之處也是受到了熱烈歡迎,眾多專家學者和熱心市民更是紛紛主動要求參與到此次交流活動中來。
行程即將結(jié)束時,訪問團團長Muller對待此行用了三個“沒想到”來概括。“沒想到青島的老建筑保留得這么多,保留得這么好,我們合唱團一位工程師是專門做老建筑維修的,他帶著批判的眼光而來,卻被這種保護深深折服。”Muller說,“第二個‘沒想到’是,我們知道青島很美麗,但是沒有想到這么美麗,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美麗城市。最后一個‘沒想到’是,我們沒想到青島人和媒體這么熱情好客,看那段歷史看現(xiàn)在的城市,覺得青島人民都很友好。”
訪問行程最后一天,訪問團與青島城市建設文化交流協(xié)會共同商定,將成立德中友誼青島聯(lián)盟,通過聯(lián)合更多的熱心人士和團體,持續(xù)推動德國與青島的友好往來與交流,共筑中德友誼。

【部分媒體報道鏈接】
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4-11/04/content_10751573.htm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11-05/6755566.shtml
http://qingdao.iqilu.com/qdgushi/2014/1106/2201326.shtml
http://politics.gmw.cn/2014-11/12/content_13819114.htm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cnstv/2014/11-06/news519904.shtml
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4-11/06/content_10755654.htm
http://news.163.com/14/1112/12/AARPIF5100014Q4P.html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411/20141108/news_20141108_2471300.shtml
http://www.dailyqd.com/2014-11/07/content_160848.htm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4/11-10/news521178.shtml